农业部:下一步重点工作“加快制定农民施用有机肥的补贴政策”
近年来,面临耕地质量的不断下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终因有机物料的投入成本高,见效慢,使用不便,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小,农民自觉选用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有机物料资源利用率低。
据统计,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虽说原因总总,但因为有机物料投入严重不足,给土壤带来的致命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提出,希望国家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的补贴政策体系,实施以绿色为向导的农业补贴政策。
长期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很少进行,土壤有机质长期得不到补充,加之水土流失形成坡耕地黑土层变薄,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保肥能力下降,土传病害加剧等。
秸秆资源和畜禽粪尿资源是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有机肥源,支持新型农业主体探索秸秆腐熟还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粪肥堆沤还田的新模式。
以下是农业部答复农业部经与财政部协商,就关于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补贴政策”答复如下:
一、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为进一步缓解畜禽粪污污染,探索促进有机肥应用,2014—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6亿元,示范推广“废物处理+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的三位一体技术模式,有效减少了养殖场污水排放,促进了项目区周边环境改善,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
2016年,中央财政积极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支持以社会化服务形式推进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治理模式。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以全国600个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大县为重点,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规模养殖场和粪污集中处理服务设施建设,补贴畜禽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带动全面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推动形成农牧结合和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构建规范化处理、市场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格局。
二、关于对农民施用有机肥给予补贴
合理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农业部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一是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008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
截至2016年,累计投入55亿元,支持农民采用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是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苜蓿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三是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2015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在东北四省区的17个县(市)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重点支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地力培肥等技术,推进用地与养地结合、种植与养殖结合、工程与农艺结合,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
下一步,农业部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有机肥生产应用。
一是强化技术推广。结合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工作的开展,加强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支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推广。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中央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的补助政策。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组织专家开展我国有机肥和秸秆资源状况研究,提出主要作物、主要产区有机肥高效安全施用的方法和标准。
福航环保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是专业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智能一体化成套设备。
工艺原理是将物料与生物发酵菌混合,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对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生物分解、腐熟,使有机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原料,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最终实现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优点在于:与物料接触处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罐体采用双层保温结构,冬季正常运行;设有通风搅拌装置,大大提到发酵速度和质量。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经过收集系统进入除臭装置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
智能好氧发酵优势:
1、 高温好氧发酵,利用高温生物菌技术,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2、设备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人操控即可完成发酵处理过程;
3、通过生物除臭设备实现气体达标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4、设备主体采用不锈钢特殊材质,减少腐蚀,寿命长;
5、主体保温设计,辅助加热确保低温环境下设备正常运行;
6、处理后的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可用于加工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莅临福航考察指导工作
福航环保是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联盟理事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莅临福航项目考察指导工作
全国畜牧总站领导莅临福航考察指导工作
环保部督察组主任缪旭波莅临福航考察指导工作
黑龙江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在福航环保双城项目召开
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项目现场会在双城区召开
福建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发酵制造有机肥项目现场
浙江省部分畜禽废弃物发酵制造有机肥项目现场
金银草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肉牛、家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现将“贵州龙从界山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金银草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肉牛、家禽养殖场”建设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金银草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肉牛、家禽养殖场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鸿运村
建设单位:贵州龙从界山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陈立强
占地面积:150亩
总投资:32260万元,资金主要为自筹
建设工期:2018年3月~2019年12月
占地及拆迁安置情况:场址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坡地和旱地,场地上无文物古迹、高大树木,不涉及水源保护区,场地内不涉及拆迁。
整个项目包括四大部分:
(1)存栏5000头肉牛、5000只肉鸡、5000只蛋鸡养殖场项目;
(2)建设金银草种植基地5000亩;
(3)建设年产10万m3金银草板材加工基地,
(4)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和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拟带动当地农户建设金银草种植基地2000亩,带动当地农户养殖肉牛5000头。整个项目采用有机农作物种植模式,提高单位土地农业产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可避免种植范围内化肥、农药的使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金银草等用于牲禽养殖进行消化,养殖产生的粪便又全部用作种植区的有机肥,有效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循环。
本次评价范围仅为第1部分肉牛、家禽养殖场(存栏5000头肉牛、5000只肉鸡、5000只蛋鸡项目),该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组成。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废水、施工扬尘、弃方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经妥善处理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2、运营期
营运期产生废水主要为肉牛栏舍冲洗废水及肉牛排放的尿液、鸡舍冲洗废水、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废气主要为牛舍养殖区和鸡舍养殖区的恶臭废气、饲料加工车间粉尘、化粪池及沼气池臭气、食堂油烟废气等;固废主要为牛、鸡粪便,病死鸡、牛,沼渣,脱硫渣,脱硫固废,饲料除尘粉尘,饲料残渣及散落的毛羽,包装废料,生活垃圾,食堂厨余垃圾,医疗废物,废机油等;主要噪声源为饲料加工设备、泵类及牛舍牛、鸡舍鸡叫噪声。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
(1)大气环境
施工场尘采取洒水抑尘,施工道路硬化,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方施工,运输车辆不宜装载过满,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露天堆放的物料要苫盖等措施抑尘;使用环保达标车辆、控制车速。
(2)水环境
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汽车降尘、车辆轮胎冲洗、道路洒水降尘过程,施工废水不外排水体。施工营地内要求修建临时旱厕,并定期请环卫部门将粪便及时抽吸运走;其余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浴水,食堂污水等,经隔油、沉淀池排入化粪池处理,污水处理后不外排,用于浇灌已移植在项目区周边道路上的树木。
(3)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旱厕固废堆肥处置后用于周边土地施肥。油漆桶送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4)声环境
采取围墙隔挡、采用低噪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5)生态
合理规划,做好土石方的调运,减少临时占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应尽量减少临时性占地,缩短使用时间,及时绿化。
2、营运期
(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1)鸡、牛舍恶臭防治
鸡、牛舍采用强制机械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增加清粪频次,做到日产日清,对牛、鸡舍地面定期冲洗,减少地面粪便;在牛、鸡舍周围喷洒高效安全的生物或其它化学除臭剂,减少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重视杀虫灭蝇工作。
2)粪便堆肥恶臭防治
粪便实现即产即清处理。因此,项目区排放的NH3和H2S恶臭气的在厂界区的浓度能满足《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相应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要求(NH3 0.2mg/m3,H2S 0.01mg/m3),对环境影响较小。
3)饲料加工粉尘
拟采用布袋除尘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除尘,然后由由风管引至饲料加工车间楼顶排放,厂界粉尘浓度能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无织织排放标准限值(1.0mg/m3)的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4)沼气燃烧废气排放分析
本项目的沼气全部用于日常的食堂热源。沼气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经大气扩散后,在厂界浓度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对环境影响小。
5)食堂油烟气
食堂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排放浓度低于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外排放的油烟废气浓度须2.0mg/m3 标准。本项目设置的厨房所排放的油烟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6)汽车尾气
本项目规划为地上停车场,汽车尾气为无组织排放,视为面源。地面停车场场地开阔,污染物易于扩散,对汽车尾气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停车场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有限。
7)化粪池及沼气池臭气
本项目化粪池及沼气池运行中会产生少量的臭气,由于臭气产生量小,化粪池和沼气池均为地埋式,且主要位于项目区绿化措施下,无组织排放的臭气经绿化隔离措施阻隔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禽畜舍冲洗废水等污水经管网收集至沼气区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经管网收集至沼气区处理;沼气区产生的沼液作为肥料用于附近种值区使用。此外,项目区内还设置有生态氧化塘、事故池等设施暂存产生的沼液。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对厂区地面及各类池体进行防渗处理,划分一般防渗和重点防渗区。
项目重点防渗区为安全填埋井、医疗废物暂存间和危废暂存间,重点防渗区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要求进行管理和防渗,防渗系数不应大于10-12cm/s。项目一般防渗区为养殖区、沼气生产区、加工区、事故水池、化粪池、雨水收集池及厂区内污水管线等,一般污染防渗区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要求进行设计,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项目简单防渗区为综合楼、道路等区域,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在项目拟建区域的地下水下游不同方向上设置1~2个地下水采样监测井,定期。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订货采购时,要求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符合噪声允许标准的产品。
高噪声设备采取建筑隔声、吸声、减振等措施;风机加消声器;水泵加设减振基础,安装隔声罩等。
加强车间周围及厂区空地绿化建设,尽量提高绿地率,进一步降低噪声影响。
对于车辆产生的噪声加强管理,停车场的位置应设置指示牌加以引导,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甚至鸣号。
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厂界噪声能达标。因此,噪声治理措施可行。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粪便:本项目产生的粪便采用收集后用运至堆肥场,以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最终做有机肥。
病死家禽:项目病死鸡、牛处置拟选用送安全填埋井填埋处理,井填好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不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沼渣:项目废水全部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脱硫渣:定期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
饲料残渣、坏蛋及散落的毛羽:经收集后统一运至鸡粪处理车间进行发酵堆肥用于制作有机肥 。
饲料除尘粉尘:可回收作为饲料继续使用。
职工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外送,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食堂厨余垃圾:食堂所产生的餐饮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医疗废物:须设医疗固废暂存间妥善存放,暂存间内损伤性和感染性及其他医疗废物应采用专门容器分类收集,并定期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废机油:应将其定期收集,暂存于项目的危废暂存间。
该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不得外排,拟建的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进行,制定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5)环境风险
严格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拟建项目能将事故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环境是可以接受的。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综上所述,项目用地不在限养区内,选址符合相关规划,且卫生防护距离之内无环境敏感点,选址合理;项目采用的各项环保设施合理、可靠、有效,各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项目在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事故风险水平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支持本项目建设。
因此,建设单位在认真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切实做好“三同时”及日常环保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
1、发布公告(张贴);
2、网上公示等。
六、公众查阅环评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1、查阅该项目环评报告;
2、期限:从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等群众团体。
(2)主要事项
①对该项目建设的态度;
②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问题是否严重;
③目前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④目前项目所在地主要的环境问题;
⑤公众对本工程的建设将会对生活、收入带来的影响;
⑥该项目建设后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⑦本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能否接受及该项目的有益影响;
⑧其它意见及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传真或者其他便利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贵州龙从界山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鸿运村
联系人:刘少波;联系电话:15329849928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湖南景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单位地址:株洲市天元区渌江路137号环保大楼B座10-11层,联系人:李总,联系电话: 0951-4107721
九、保留期限:10个工作日。